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上了年纪,耳朵听不清?教您一招,帮助耳朵“延迟退休”!
2024 - 12 - 16 15 : 38 : 08 浏览次数:170
耳朵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
随着年龄的增长
耳朵越来越听不清
听力大不如前
这时很多老年人开始慌了
老年听力损失该怎么办?
一起来看看
什么是老年性聋?
我们常听到的老年性聋,指的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听力损失,它是一种渐进的、不可逆的双耳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是由听觉系统的相关结构退化所引起的。
老年性聋的发生原因是什么?
老年性聋是由于衰老的累积效应引起听觉系统的老化和退变所导致的听力下降,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一种慢性感觉缺陷。
老年性听损的出现年龄与发展速度因人而异,其发病机制不清楚,除去人体生理性衰老原因外,可能还有以下因素有关:遗传;长期处于噪声大的环境中工作;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有抽烟等不良生活习惯。
● 与他人交流时经常听不清对方说话内容,经常打岔或需要对方重复
● 看电视、打电话时需要提高音量
● 不自觉地提高自己说话声音
● 嘈杂环境下与人交流困难
● 出现耳部不适的症状,如耳鸣、耳闷等情况
老年性聋需要干预么?
不少老人家都觉得,耳不听心不烦,年纪大了听不见就听不见吧,落个耳根儿清净,不用干预了。
其实这是不对的。听力下降可不仅仅是影响老人“听”声音的能力,它还会影响老人的空间定位能力及言语识别能力,尤其是噪声下的言语识别能力也会出现明显减退,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老人家会说“我听得见他说话,但就是不知道他说的是啥”。
对于已经发生的耳聋,可以采用配戴助听器的方式进行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1.到正规医院进行听力测试,尽早按照听力损失程度选配助听器,不要基于亲戚朋友的配戴感受,直接在网上下单或使用二手助听器。
2.选择专业的听力师选配、调试助听器。
3.配戴助听器后,有1-3个月的适应期。
4.对于助听的效果要有合理的预期,需要充分认识到助听器只是一个电子产品,不可能取代正常的耳朵。
助听器验配师张萍芝正在为患者验配助听器
刚戴上助听器,声音大不舒服
它会加重听力损失?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老人家在刚开始佩戴助听器的时候,感觉声音被放得很大,震得耳朵十分难受,甚至比佩戴助听器之前更难以忍受。于是就想当然地认为,是助听器不好,会加重听力损失。其实,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感觉声音过大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老年性听力下降是一个慢性的过程,我们的大脑已经适应这种低输入的模式,突然放大输入信号,不适应也是正常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适应的过程。所以在佩戴助听器的初期,我们建议患者每天间断佩戴,待适应后再逐渐延长佩戴时间。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助听器的验配参数还未调整到最适合患者的水平,这就需要寻求专业验配师的帮助。
现有研究都表明,助听器可以通过增强因为听力下降而减弱的听觉信号,实现对听觉通路的“更好”输入,然后再到皮层,从而改善自下而上的听觉信号传导过程。通过提高日常生活中声音的可听度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社交、情绪和沟通能力,进而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
敬老从心出发
助老从“耳”开始
在关爱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同时
关爱老年人的耳健康也不容忽视
保护听力健康
乐享幸福晚年
让更多老年人拥有“耳聪目明”的世界
天亿健康生态圈
©CopyRight 2006-2018 WuHan MinSheng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18327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163号